一、体育课的设置与学时安排
(一)课的设置:
体育课设置为必修课、选修课和社团俱乐部活动课。 一、二年级为必修课;三、四年级为选修课;一、二、三、四年级学生均可参加社团俱乐部活动课。
(二)学时安排:
一、二年级学生必修课需修满4个学期体育课,共计144学时,为4学分;三、四年级学生体育选修课安排在学年的第五、六、七学期开设,计36学时左右,为1学分。(详细见近3年课表)
(三)课程内容与要求
1、理论部分
(1)学校体育概述;(2)体育与健康;(3)运动与营养;(4)常用的健身方法(5)大学生身体质量的自我评价;(6)大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标准;(7)小型比赛的组织与编排;(8)运动项目的竞赛规则与裁判法
2、实践部分
篮球、排球、足球、乒乓球、羽毛球、网球、体育舞蹈、健美操、拉丁舞、有氧拉丁健美操、形体瑜伽、健身秧歌、武术、散打、太极拳、养生气功、传统体育养生、器械健身、舞龙舞狮、拳击、体育保健等。
二、体育成绩的考核结构、项目、成绩评定
(一)考核结构
1、一、二年级:体育课专业技术、《标准》、大学生体质测试标准、出勤状况、学习态度、体育理论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综合考核。
2、三、四年级:按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内容评定考核。
3、保健康复课:根据所学内容和学习态度进行基础性考核
(二)考核项目
1、一、二年级考核项目及权重(见表1)
专项考核按分项大纲规定执行,其它按本大纲要求进行考核和评定。
2、 三、四年级考核项目及权重见(见表2)
(三)成绩评定
运动技能考核占50%,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占15%,身体素质占15%,平时占10%,早锻炼10% 。(见表2)
表1 一、二年级四个学期测试内容及分配
| 项目 | 比例(%) | 合计(%) |
第一学期 | 1、专项技能 | 60 | 100 |
2、1000米(男)/800米(女) | 15 |
3、一分钟跳绳 (或折回跑,下同) | 15 |
4、平时成绩(课堂表现) | 5 |
5、平时成绩(早锻炼) | 5 | |
第二学期 | 1、专项技能 | 50 | 100 |
2、50米跑; | 10 |
3、一分钟跳绳 | 10 |
4、1000米(男)/800米(女) | 10 |
5、平时成绩(课堂表现) | 5 |
6、平时成绩(早锻炼) | 5 |
7、理论 | 10 |
第三学期 | 1、专项技能 | 60 | 100 |
2、1000米(男)/800米(女) | 15 |
3、一分钟跳绳 | 15 |
4、平时成绩(课堂表现) | 5 |
5、平时成绩(早锻炼) | 5 |
第四学期 | 1、专项技能 | 50 | 100 |
2、一分钟跳绳 | 10 |
3、50米 | 10 |
4、1000米(男)/800米(女) | 10 |
5、平时成绩(课堂表现) | 5 |
6、平时成绩(早锻炼) | 5 |
7、理论 | 10 |
表2 三、四年级体质测试内容
学 期 | 项 目 |
第五、七学期 | l、身高 |
2、体重 |
3、肺活量 |
4、1000米(男)/800米(女) |
第六、八学期 | 1、实心球(男)/仰卧起坐(女) |
2、50米跑 |